机动车电子标识又被称为电子车牌或机动车电子身份证。它的原理、功能与二代身份证相似,其外观大小也和身份证差不多。电子车牌里面嵌有电子芯片,储存了车辆的号码、保险、年检情况等信息。有了这张高科技的“身份证”,遮挡车牌、套用他人车牌,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都将难逃法网。
2017年有关部门就颁布了《机动车电子标识通用规范第1部分:汽车》(GB/T35789.1-2017)等6项机动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GB/T 35789.1-2017标准明确了机动车电子标识是“用于识别机动车身份,嵌有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并存储机动车登记信息、行业应用信息等信息的载体”。
图源:pixabay
通过后台写入通行信息,前端自动对比查验结果的执法管理方式,可以实现通行证管理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最大限度减少通行证件的冒用、盗用和仿制,提升对车辆的管控能力。通过汽车电子标识数据、汽车生产目录数据、机动车注册登记数据等关联,从源头堵住假牌套牌车辆的监管缺口。通过在道路上合理布设固定基站和建立智能识别系统,与现有的视频抓拍联动,使实时布控、追查嫌疑车辆等更精准更高效。
机动车电子标识硬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器、读写器天线及机动车电子标识标签。其中,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器及天线安装于路面的杆件上;机动车电子标识标签贴装于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当贴有机动车电子标识的标签进入读写器的读写范围内,由读写器提供能量激活无源的电子标识标签,完成信息交互。它是一种超高频无源RFID(射频识别)技术,其工作频段于920MHz~925MHz,读卡距离要比工作频段为5.8GHz或2.45GHz的ETC电子标签要小得多,当然其成本也就低得多。
截至2021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8亿辆,其中汽车2.87亿辆。虽然电子车牌及其读卡器的价格要低于ETC相应设备,但由于数量更大,总体也是一个上百亿的市场。
国内早在2016年就已经在无锡、深圳、京津冀等地开始启动机动车电子标识首批试点,但相关立法一直未能推进,前期出台的多为地方性管理条例。
2021年3月24日,公安部发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修订建议稿中第二章第二节的第十二条规定由原来的“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建议修改为“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第十四条,建议新增 “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标识或者已申领相应电子证明、凭证的,可以不放置审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这意味着电子标识内将包含车辆审验、保险等信息,同时明确规定了电子标识可替代原审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具体作用。第一百零九条,在原来第九十六条的处罚细则的基础上,建议将违法制造、违法使用电子标识的行为纳入了处罚范围。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由于大规模推广使用机动车电子标识条件尚未成熟,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增加必须使用机动车电子标识的相关规定。
提到电子车牌就不得不提及ETC系统,电子车牌与ETC系统均起源于成熟的RFID技术,但两者在应用目的、牵头部门、技术指标方面均不同。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采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完成车辆与收费站之间的无线数据通讯,进行车辆自动感应识别和相关收费数据的交换,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不停车、不设收费窗口也能实现全自动电子收费的系统。
车辆自动识别系统由OBU(On board Unit,车载单元)又称应答器或电子标签、RSU(Road side unit,路边单元)、环路感应器、中心管理设备等组成。OBU中存有车辆的识别信息,一般安装于车辆前面的挡风玻璃上,RSU安装于收费站旁边,环路感应器安装于车道地面下。中心管理系统有大型的数据库,存储大量注册车辆和用户的信息。
当车辆通过收费站口时,环路感应器感知车辆,RSU发出询问信号,OBU做出响应,并进行双向通信和数据交换;中心管理系统获取车辆识别信息,如汽车ID号、车型等信息和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管理系统产生不同的动作,如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从该车的预付款项账户中扣除此次应交的过路费,或送出指令给其他辅助设施工作。
由交通运输部主导的ETC系统的三个主要特点是机动车通过收费站时可以不停车、无人操作和无现金交易,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机动车通过收费口的效率。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主导的电子车牌则能够实现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主要用于全国车辆真实身份识别。
截至2021年3月,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87亿,截至2021年2月底,全国ETC用户为2.26亿。装有ETC电子标签的汽车占比接近80%,接近机动车保有量的60%。
专用电子车牌与ETC系统两者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功能上也有重叠之处,在建设成本、技术实现、技术指标等多方面有所不同,经过升级改造,ETC电子标签是可以作为电子车牌的。相反电子车牌接入支付缴费系统后,电子车牌也可以作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车载单元,虽然车辆的通过速度没有ETC系统快。而采用ETC电子标签作为电子车牌难度则不大,当然其成本要高一些。
电子车牌管理部门是公安部,ETC应用的牵头部门是交通运输部,如何建设一个能够兼顾两者的一个系统需要有关部门会商协调,提出一个整体实施方案,使得社会总成本得以降低。
9月8日,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项目名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与车相关的所有的活动,包括车和车之间的、车和云的、车和路的等等,它都有一个安全信任的身份,唯一的一个数字身份,来做一个基础的环节,这一点我觉得对于产业的发展、对整个智能交通的发展,对每一个司机来说,我觉得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自今年9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第一批推广应用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便利措施。自今年10月20日起,在全国第一批推广应用基础上,驾驶证电子化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将在太原、沈阳、哈尔滨等110个城市第二批推广应用。
上述信息都说明机动车电子标识的推广应用是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相信在今后五年左右,经过两部协商后会推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机动车电子标识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