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数据银行”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对研究和指导医疗行为、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数字化发展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2022年“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之际,两会代表们对此有哪些真知灼见?CDSreport根据多位代表的会前媒体采访进行了整理:
01
建立医疗行业“数据银行”
针对如何打破医院“数据孤岛”现象,建立健康共同体的思路,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敖虎山提出了6点建议:
一是要建立统一的医疗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将医疗及相关行为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标准化,覆盖医疗行业全链条全环节,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整合、存储、管理和使用功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是建立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进行分层管理。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医院数据管理系统,对于能公开的数据,要适时公开;对于不能公开的数据,要制定包括使用范围、使用权限、使用者身份认证、数据使用收费标准、数据追溯、保密规范等在内的严格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统筹便捷与安全。
三是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可以参照银行系统的做法,建立严密的医疗大数据安全管理和使用保障系统,通过制度和信息安全技术,做到数据采集、汇聚、管理和使用全程可追踪、可溯源,防止数据泄露,保护国家安全。
四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医疗大数据建设和管理各环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建强大的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科学构建和管理“数据银行”。
五是做好与现有系统的衔接与整合。充分调研与科学规划,做好与现有系统的衔接与整合,避免资源浪费,形成全国一张网。
六是推动与医疗大数据有关的设备研发。“数据银行”需要更多专业的设备来配套实施,因此要推动这个领域的科技创新。
敖虎山强调,建立“数据银行”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对研究和指导医疗行为、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2
加快医疗信息体系标准化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0294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国家全面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省统筹区域平台,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
全国医疗信息共享已经具备基本条件,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信息标准。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徐英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医疗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诊断体系、诊疗目录和药品耗材等数据标准,发布统一接口标准,为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打好基础。例如现行的国家版疾病编码、医学院的疾病教学版本和医保系统的诊断编码还是各自独立的,这为医院的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扰,也为大数据分析和互联互通制造了障碍,急需统一名称和编码标准。
而针对医疗信息的开放应用,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首先是明晰医疗数据共享和开放、开发规则与标准。深入研究和确定医疗数据的产权确权与归属、不同类别医疗数据如原始数据、脱敏数据、基因数据等不同的共享和开放、开发规则;医疗数据的安全规则;确定数据纠纷的内部处理规则与制度规范等。
参考资料:
1.人民政协报.《两会|敖虎山:建立医疗行业“数据银行”正当时》.
2.河北广播电视台.《全国政协委员徐英:加快医疗信息体系标准化建设》.
3.每日经济新闻.《每经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推动医疗数据共享和开放 提升商保在医疗中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