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上马智能制造生产线、组织员工远程办公、开展线上业务……疫情冲击下,智能化按下快进键,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被疫情倒逼的智能化升级
春节前,小花所在的工厂接下不少订单。尽管许多客户同意延期一个月,但如果恢复不到原来的生产力,企业则面临96万元的违约金。该企业共有员工52人,有30余人春节前回了农村老家。
2月10日复产时,只有一半能够上岗。返程复工人员短缺,迫使企业贷款120万元,新上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新的生产线安装完成后,只要5个工人,而同样产量的老生产线需要20人,生产效率提高了150%,而且合格率提高了9%。
二、工人不“升级”,智能化只能瘸腿走路
工业企业的核心就是稳定生产。对于自动化程度不是很高的企业,疫情期间用工荒问题则凸显出来。
“机器换下了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人,随之而来的是,缺少机器维护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小花表示,智能化升级过程不是一路顺畅,一面要劝员工返岗,保障员工队伍稳定,加班加点赶工期;一面还要加紧培训员工,尽快运转新的生产线。
“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被一下子放大了。本来半年内完成的智能改造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工人超负荷工作,还要参加培训。请不来专家进厂培训,只能视频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小花说,工人不“升级”,智能化只能瘸腿走路。
另一个凸显的问题则是人员物料调控不完善。某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小蔡有着丰富的生产一线管理经验,这次的疫情为他的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他要保障复工人员的安全,上下班、打卡、食堂就餐时最容易出现人员密集。对于疑似及确诊员工病例路径、接触范围的锁定也让他非常头疼。
目前,除了每天上报健康情况,企业还是没有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手段。除了人员管理,物料调控也遇到同样问题。比如,在复工复产中如何统计防疫物资的使用量,做到及时补量分配。蔡国明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都是人工记录为主,通过数据平台和支持系统做到更智能化解决的并不多。
三、自动化生产、控制离不开工人创新
“即使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人的作用仍旧无可替代。无论是在自动化生产的两头,还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目前还是需要由人来完成,更离不开工人的创新。”小花说。
制造企业生产智能化,一些劳动强度高、有毒有害比较危险的岗位环节被机器替代是大势所趋。与之相伴的是对上岗操作技能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企业的智能改造能力有限,还需要政府协调对接相应资源。”小蔡表示。《中小企业疫情影响调查报告》指出了企业诉求:中小企业自身 IT 能力较弱或者负担不起 IT 改造费用,无法用新手段应对疫情改变自身处境。
希望政府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协调对接相应资源,或改造或指导。也可以给予一定补贴,有重点、分批次解决这类问题。
现在都在提产业协同,在小花看来,关键是怎么样能够把企业的上下游数据,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以及人与设备之间数据做到共享。“在未来5G、大数据、云技术支持下,只有产业协调机制更成熟,才能为企业提供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应用,这需要政府协调、行业内企业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