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ixabay
7月2日,中国网信办官网公开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这是国内首次动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案件,再加之网传滴滴为了在美国上市,未经国内监管部门允许在七一前一天把中国道路数据打包给美国了,该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紧接着,7月5日,国家网信办通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已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在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新用户注册。
国家连续出台政策,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增速
三天四审查,如此密集的审查让相关话题久居热搜不下,一些列安全审查事件,敲响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警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未来相关监管力度也将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其实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法规。
早在 2017 年 6 月,中国就已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是国家网信办等部门的关注重点,国家相关部门也自此不间断地点名涉及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
时隔四年后,2021 年 6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将进一步激发数据安全市场需求。
各大国家政策为政府、企业加大数据安全相关的采购,使得网络安全具备可观的增量市场。
根据CCIA统计,我国2020年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532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2021年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增长有望提速。
数据隐私争夺战, 谁会成为下一批“滴滴们”?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早于去年6月1日就正式生效。然而,政策通过一年后,各大赴美上市公司并没有按照规则进行事前审核提交,于是管理部门开始严格执行并监督。 ﻪ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第五条: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应当预判该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安全审查。
与滴滴一样,BOSS直聘等这三家企业都是6月之后前往纽交所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且均涉及大量基础用户隐私数据、并且业务与社会基础服务业务有关联。此次统一监管审查,也意味着《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全面落地。 当然,这还意味着此次并不是针对滴滴,而是在当前国际局势背景下,国家层面开始针对在美上市且拥有关键基础数据的企业进行的一个正常的审查合规。
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大众共识,据红数位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6个月,全球安全事件综合达729起,泄漏记录总数达到3947030094条。
总结
未来,海外上市企业或都需经过网络安全审查,即可认为经过网络安检,从而确保相关数据无法被窃取。例如近期在美上市的每日优鲜、叮咚买等,拥有大量的物流数据、同中国公民信息;包括携程等在美上市企业或也将有可能经受审查。
数据是未来时代的核心资源。毫无疑问,数据隐私是21世纪最为关键的“争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