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为了让你的手机更安全,手机厂商逐渐集齐了这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日期:2023-03-06     来源:张业军的科技圈    作者:张业军的科技圈    浏览:208    评论:0    
核心提示:在20年前,如果你的手机掉了,你只会想到,又要花钱去买一个新的手机和手机卡了;在今天,如果你的手机掉了,你就会想到,我的手机有没

在20年前,如果你的手机掉了,你只会想到,又要花钱去买一个新的手机和手机卡了;在今天,如果你的手机掉了,你就会想到,我的手机有没有设置密码!设置的密码会不会被打开!图片库的私人照片会不会外传!微信支付宝的钱会不会被盗刷!!

如今,手机里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隐私,更是很多人的小金库。有的网友还调侃道,手机就是我的命。玩笑归玩笑,但随着手机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的安全性也就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东西。

为了进一步保证手机的安全性,很多人都在自己的手机上设置了层层密码或者安全锁,但是这样真的安全了吗?很多人也对此表示担忧。而手机厂商们在手机解锁安全技术这一块领域已经探索多年,如今已经衍生出指纹解锁、人脸解锁、掌纹解锁、静脉解锁等多种解锁技术,那么,你知道哪一种最安全吗?

最常见解锁技术:指纹识别

目前,智能手机最常见也是最主流的解锁技术的还是指纹识别,其呈现方式主要有后置指纹、侧边指纹以及屏下指纹三种形态。

指纹识别主要利用了人体指纹的特征点,通过识别模块收集你的指纹信息,与之前存储在手机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对比,达到识别的效果。目前指纹识别模块主要有:光学式指纹模块、电容式指纹模块。其中光学式指纹模块利用光学反射成像来识别指纹,其识别精度并不理想,且占用空间较大,所以现在手机很少用这种识别模块。

而电容识别则是利用硅晶圆在与手指导电的皮下组织液构成一个“电容器”,然后指纹的高低起伏在不同的硅晶元上形成不同的电场,此时传感器就可以完成记录指纹形状的过程。由于这种方式识别准确率更高,且适用于各种环境,因而目前大多数手机厂商都是采用这种指纹模块。

但目前指纹识别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鉴于亲属之间指纹存在相似性,算法的精度不高容易导致识别错误,而且在接触东西时遗留的指纹信息容易被他人引用,安全性不高,这就要求我们模式识别过程中提升算法的精度,并且综合除指纹外其它方面信息综合识别。

在知乎上“如果我死了,我的指纹解锁的手机还能识别我的指纹吗?”高赞问题有一个回答中,提到白俄罗斯市民用付清不慎锯断的拇指成功解锁了一部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

为解放双手而生的解锁技术:人脸识别

人脸与人体的其它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人脸识别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在手机行业的大面积流行源于2017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X,其完全取消了指纹识别,用Face ID代替了Touch ID。

实际上,人脸识别的实现原理和指纹识别很相似,都是需要经历录入人脸信息、保存人脸信息、进行人脸匹配三个步骤。简单点讲,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

但是,由于大部分手机厂商尤其是安卓手机采用2D人脸建模,导致人们在使用解锁功能时经常用一张图片或者假人脸就通过了人脸识别,因此,除了一部分人推崇人脸识别解放双手的功能,大部分人还是对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心存疑虑。

随着人脸识别解锁评价的两极化,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逐渐采用3D人脸模型,能够更好表达出真实人脸信息,安全性也更高。

一些未来式的新解锁技术:掌纹识别、静脉识别

除了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指纹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一些新的识别技术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掌纹识别和静脉识别。

掌纹识别技术是近几年手机解锁提出的一种较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掌纹是指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图像。掌纹是指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图像。其中很多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如主线、皱纹、细小的纹理、脊末梢、分叉点等。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掌纹识别”技术错误识别率仅为0.00008%,错误拒绝率仅为0.01%。

据相关报道透露,微信支付正在内测一项名为“刷掌支付”的全新支付功能,其中就与掌纹识别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腾讯方面回应称,刷掌支付仅为微信内部技术预研,未开启测试,目前也无应用计划。

另外,8月10日,OPPO公示了一份“静脉解锁方法和静脉解锁装置”的发明。

据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脉解锁方法和静脉解锁装置,可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且通过该静脉解锁方法可提高使用安全性,灵活性强,适用场合多。

目前,这些较新的技术还停留在测试或少量投产阶段,相关的不足也需要广泛使用才能发现。除了以上的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还有很多,比如步态识别、视网膜识别等,而我们或许能在不久的未来手机上体验到这些识别技术带来的“安全感”。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为了让你的手机更安全,手机厂商逐渐集齐了这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首页| 客户帮助  |  客户服务  |  合作代理  |  VIP区别  |  VIP案例  |  VIP  |  VIP优势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采购蜂 ©2024 Caigoufeng.com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11442号-6